导语:春去秋来,我们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,养生对于每个节气来说都会有所不同,不同的侧重点,让我们的养生方法更持久。那么秋天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几步入手呢?
1、严防惹“火”上身
夏火还没下去,秋燥又接踵而至。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可能让你心烦口燥,嘴唇干,嗓子疼得不敢说话,虽然知道不是什么大病,但总是心烦意乱,总想发火。
《黄帝内经》上记载:“秋冬养阴”,指秋冬季,人们需要顺应天地收藏之气以养阴。秋季天气干燥,燥邪容易化热伤,因此在饮食、生活起居上注意防病于未然。中医还将燥邪分为温燥和凉燥,久旱无雨,秋阳暴烈,多为温燥,外感西风多为凉燥。两者在症候上的主要区别是:凉燥无汗,温燥少汗;凉燥恶寒重,温燥恶寒轻;温燥口渴甚,凉燥不甚渴。
秋天气候干燥,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,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、皱纹增多、咽喉燥痛、大便秘结等症状,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;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,重视补充机体水分,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。...[查看详细]